查题网
高校
案例分析专题
截止02-06,该科目累计收录道题目。
返回课程列表
甲乙两国因政治问题交恶,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大使馆降级为代办处。后乙国出现大规模骚乱,某乙国公民试图翻越围墙进入甲国驻乙国代办处,被甲国随员汤姆开枪打死。根据该案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国可以因随员汤姆的开枪行为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b.如果甲国明示放弃汤姆的外交豁免权,则乙国可以对汤姆采取刑事强制措施c.因甲国主动将驻乙国使馆降级为代办处,根据相关公约的规定,代办处不再受到外交法的保护d.随员汤姆的行为是为了保护代办处的安全,因此不负任何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甲的邻居乙家中着火,甲便冲入乙家救火。因火势太大,甲无法将位于乙家中的婴儿丙(1 岁) 带出,甲便将丙从二楼窗户上扔下了。后甲自己从大火中逃出,赶紧将被摔伤的丙送往医院,最终造成丙轻伤。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的行为在客观上都不属于犯罪行为,不需要通过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事由将其从犯罪中排除出去,不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甲的行为在客观上降低了丙的风险,不构成犯罪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甲销售公司的司机徐某负责把货物运送到乙公司之后,乙公司就将货款当面交付甲公司的司机带回交给甲公司的老板。后来,徐某从甲公司辞职了,甲公司遂聘请 A 为新的司机。但甲公司老板对新司机A 不太放心,就对 A 说:“你把货物运到乙公司之后,就不要带货款回来了,我让乙公司直接把货款汇到咱们公司的账户来。”。但甲公司的老板忘了和乙公司的老板说明这一情况。A 将货物运到乙公司后,就主动和乙公司的老板说:“我们老板让我把货款带回去。”由于以前一直是这样操作的,乙公司老板信以为真,将 8 万元货款交给了A,A 拿到这 8 万元之后逃跑。后案发。关于A 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行为人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其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不成立职务侵占罪行为人的行为成立职务侵占罪,其利用了职务上的便行为人的行为成立职务侵占罪,其最终是损害了单位的利益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其骗取的财物并不在本单位的保管之下,不成立职务侵占罪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甲交通肇事后,其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的行为不成立自首,因为甲并没有自动投案甲的父亲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立功,但该立功也是为了甲,故可认定为甲成立立功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可以认定为代甲自首,故甲的行为成立自首甲的行为虽然不能成立自首,但对于甲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甲的行为,在对甲量刑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李某驾驶摩托车与高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撞,李某死亡。交警部门认定高某、李某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在交警部门主持下,高某与死者李某之妻达成调解协议,由高某赔偿李某家属各项费用12.2 万元,双方永无纠葛。不久,李某之妻发现自己已有身孕,并在 7 个月后生下女儿小鑫。李某之妻依据全国人大制定的《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将受偿主体确定为死者生前“扶养” 的人的规定,向高某索要女儿依据抚养费。高某根据国务院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七条,将受偿主体确定为死者生前“实际扶养”的人为由,拒绝做出赔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双方当事人及律师关于本案法律适用问题的辩论,属于外部证成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本案应当优先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法官对本案案件事实的确定过程,是一个纯粹的事实判断的过程李某之妻和高某的举动,均显现了法律的指引作用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丁某精神病,丁之妻郭某系丁某监护人。一日,二人到丁父母家吃饭时,丁某和其父母争吵,拿起菜刀将其父母砍死(实际未死),郭某未制止,未呼救也未报警,而是关了门走了,丁父母流血休克而亡,郭某事后还洗了丁某的血衣。事后证明,丁某当时精神病发作没有责任能力。关于郭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妻子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犯的故意杀人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应数罪并罚如果认为即使及时送医仍会死亡,也不应认为与妻子郭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无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马锡五在审理“抢亲案”时发现,女方与男方两情相悦,定有婚约,女方父亲为了更多的彩礼将女儿许配另一人,男方父亲带领婚礼抢亲,马锡五判婚姻有效,男方父亲判徒刑半年,女方父亲判劳役半年,判决一出,群众无不交口称赞。关于马锡五审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群众们不能理解的判决,很难具有公信力b.只要群众满意,不必恪守法律c.司法裁判要坚持走群众路线d.马锡五知民情知民意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某家具厂老板张某与其员工李某发生纠纷,二人发生口角后张某威胁不给李某发工资,李某气氛之下拿了一个杯子砸向张某但没有砸着,张某找人把李某打成重伤。李某报案后,公安局逮捕了张某,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李某也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依法进行了裁判。之前,检察院和张某签订了一项家具买卖合同。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张某与法院之间是纵向法律关系b.张某和公安机关之间是调整法律关系c.张某和李某之间既有调整性法律关系又有保护性法律关系d.张某和检察院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横向法律关系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甲、乙、丙三人合谋放火制造事故后越狱,最后只有丙越狱成功。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丙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既遂,甲、乙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未遂b.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均构成脱逃罪既遂c.认定甲、乙构成脱逃罪既遂与甲、乙未越狱成功并不矛盾,因为丙的越狱成功与甲、乙二人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d.甲、乙的帮助、鼓励,对丙的脱逃成功起了作用,即便甲、乙没有脱逃成功,甲、乙的行为亦构成脱逃罪既遂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在公交车上,歹徒甲看中乘客乙价值 5000 元的手包,在公交车到站准备开门的时候,夺过手包就跑下车,乘客乙追着不放,好心的乘客丙也帮忙下车追赶甲。跑出 200 米后,甲拿起旁边水果摊的水果刀威胁丙:“再过来我就不客气了。”丙毫不示弱,拼死抢回手包。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b.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夺罪,因为后续的暴力行为并没有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不能转化成抢劫c.甲的行为仅构成抢夺罪d.甲的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第 269 条),不适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这一加重处罚情节
查看答案
2021-11-24 01:37:35
首页
上一页
...
3
4
5
6
(current)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