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题网
高校
国学经典选读
截止02-22,该科目累计收录道题目。
返回课程列表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在( )?打破教育对象的类别和限制强调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多收学徒普及义务教育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9:42
“国学”一词,出自《礼记》,该词的原义指的是中国的学问。正确错误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9:42
关于“西湖”说法正确的有( )?王维写过它附近的鸟杨万里写过此处的荷花苏轼把它比喻成古代的大美人柳永说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9:41
人与人交往时,对于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人们往往对他避而远之。正确错误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9:41
关于中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中庸就是凡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庸的“庸”,指庸碌、平庸。中庸的“中”,指做事不彻底,模棱两可。中庸是一种市侩的行为。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9:39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的是华山风景区。正确错误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9:39
以下对“中庸”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是:( )。中庸: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中庸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做恰当的事,也就是恰到好处的作为与恰到好处的不作为。有种解释说“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中庸之道就是碌碌无为,缩手缩脚,不敢直言不讳,做人圆滑,世故。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6:21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出自( )?《论语》《周礼》《仪礼》《道德经》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6:21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 )。犬马腹心手足父母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6:21
“君子不器”出自( )?《庄子》《论语》《老子》《南华经》
查看答案
2023-05-16 23:56:21
首页
上一页
...
6
7
8
(current)
9
10
...
下一页
尾页